1990年龍鳳金銀紀念幣2盎司金幣鑒賞價值高,收藏空間大
1990年發行龍鳳金銀紀念幣2盎司金幣1枚,直徑40毫米,面值200元,發行量2500枚,精制幣,成色99.9%,由上海造幣廠和沈陽造幣廠鑄造。正面圖案: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名、年號、長城;背面圖案:龍鳳呈祥圖。
“龍鳳圖”圖稿創作,是朱純德讓我從沈陽趕到北京,當面交待任務,然后在北京完成的設計稿。龍與鳳的組合,是典型中國傳統吉祥圖案,或“龍鳳呈祥”,或“龍飛鳳舞”。其中最為常見的圖案,以“圓”為形制,以“轉”為結構,龍呈凌云之勢,鳳顯柔曼之姿,各居畫面一半,軀體相互抵觸,情感相互融入。其構圖,取自中國道教中的太極圖,陰陽向背,明暗對應,和諧為圓滿的平衡。
但當時我們并沒有這個概念,朱純德提供給我的素材,也是單獨的龍與鳳。其中的龍,取自北海九龍壁上的造型,而鳳,則是境外一本雜志上復印下來的。整體設計時,也沒有考慮龍與鳳的位置,更不清楚在上在下有特別的要求,只知道鳳是飛翔之態,雙翅展開,相對易于浮雕表現。也試過相反的位置,但視覺感受特別別扭。做設計稿時,翅膀雖有展開,但幅度并不大,后進行石膏雕刻,覺得難以用淺浮雕形態表述,因此臨時又進行了變動。鳳尾的設計,也主要是從雕刻的角度考慮,目的是不讓它與翅膀形成疊加之態。作品完成,感覺幣面左右龍鳳相接,缺少必然的聯系,因此以簡單的線條云彩做了彌補。
1990年,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了一套龍鳳金銀幣系列,該套金銀幣系列全套七枚,其中金幣三枚,銀幣四枚。中國的龍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,蘊涵者中國人,中國文化特有的觀念,從龍鳳<呈祥的形象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,是仁者愛人主題觀的訴求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,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觀。幣面整體設計精美細致,特別是羽毛與龍鱗的刻畫非常細密整齊,將龍鳳的尊貴大氣立體表現出來,是金銀幣中的精品。
在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中,龍鳳是很好看的一種。畫面上,龍、鳳各居一半,龍是升龍,張口旋身,回首望鳳;鳳是翔鳳,展翅翹尾,舉目眺龍,周圍瑞云朵朵,一派祥和之氣。作為源遠流長,蘊涵豐富的文化現象,龍和鳳都是中華民族的圖章、徽記、標志和象征。如果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按其功能效應的大小排個座次的話,龍無疑是第一,那么,第二就是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