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土文物金銀幣受到收藏市場關注,收藏價值上漲明顯
作為中國悠久歷史和文化在當代金銀幣領域的重要體現,出土文物金銀幣被譽為我國現代小規格金銀幣的幣中之王。對于老精稀金銀幣收藏愛好者,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。尤其是央行發行青銅器金銀幣之后,出土文物金銀幣的表現更是備受關注。中國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遠,青銅器是其縮影與再現。
出土文物系列三組紀念幣,生動具體地補充了普通人對于青銅器文明的知識空缺。為了展現中國燦爛的出土文物之青銅器文化,中國人民銀行曾于1981年,1992年,1993年共發行三組以出土文物青銅器為主題的金銀紀念幣。
其中 1981年發行的第一組,主要表現了青銅器象尊、犀尊、雙翼神獸、錯金豹;發行第一組后,由于種種原因,到1992、1993年才發行第二組、第三組,發行跨度達12年之久。1992年發行的第二組為青銅器臥鹿、長信宮燈、羊尊、虎符;1993年發行的第三組是青銅器錯銀牛燈、漆繪人形燈、豕尊、銅牽馬俑。每組紀念幣共8枚,其中金幣4枚,銀幣4枚。自從1993發行完第三組出土文物金銀幣以來,再沒有發行其它出土文物金銀幣。
出土文物金幣屬于新中國早期精品金幣的杰出代表,早期主要沉淀在海外市場,其市場價格也是連年走高。以出土文物金幣第一組為例,2003年的1套四枚金幣市場價格約為22000元,去年底最新的成交價已高達25.3萬元。中國人民銀行8月底正式發行中國青銅器金銀幣(第一組),盡管沒有被冠以出土文物金銀幣(第四組)的名號,但時隔19年,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的再次啟動,一方面寄予了收藏者和投資者的眾多期待,另一方面也讓收藏投資者對19年前發行的前三組出土文物金銀幣再度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