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喜歡收藏紀念幣的朋友都了解中國的紀念幣,可能對于國外的紀念幣會一無所知,今天本網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突尼斯的紀念幣。
1969年,突尼斯發行了一套古代歷史文化系列紀念幣。其面值、規格、品相和發行量都相同。紀念幣的面值全套為10第納爾,直徑40毫米,銀質,品相為精制,發行量各5000枚,幣正面是時任總統布爾吉巴的頭像。
幣背面的設計主題可歸納為五個專題,即古希臘的神話傳說:維納斯女神和尼普頓海神紀念幣;迦太基與布匿戰爭:腓尼基長船和漢尼拔統帥紀念幣;努米底亞王國:馬西尼薩國王和朱古達戰爭紀念幣;羅馬古典文明:詩人維吉爾和斗獸場及凱旋門紀念幣;基督教傳播:神學家奧古斯丁紀念幣。
其中,羅馬古典文化主題包含了三枚幣。“維吉爾紀念幣”是這套幣中的第7枚。幣面上是突尼斯巴爾多博物館珍藏的一幅年代久遠的人物鑲嵌畫。畫面上,身材高大的維吉爾居中而坐,他左手握著詩卷,右手在胸前彎曲。雙目正視前方,神態端莊,凝神思索。兩位文藝女神立于左右。
維吉爾(公元前10年至前19年)是羅馬帝國奧古斯都時期的意大利詩人,被譽為羅馬古典文化的杰出代表。他一生未婚,生長在鄉村,迷戀田園生活,他是屋大維皇帝的朋友和崇拜者。維吉爾去世后,屋大維下令出版他晚年創作的《埃涅阿斯記》。這部史詩共12卷,近萬行,它揭示了古羅馬人的開拓奮斗精神,同時作者也通過這部史詩為凱撒和屋大維的祖先追溯神的系譜。不少學者認為,維吉爾的作品是呼喚羅馬200年和平時代黎明的號角。
羅馬古典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。它繼承了希臘古典文化的傳統和精華,又結合古羅馬的社會實際,推陳出新,在文學、法律、建筑以及社會政治等領域,取得了杰出成就。羅馬滅亡迦太基和努米底亞以后,羅馬古典文化便迅速在突尼斯傳播,與當地文化交流融合,實現并存。
“古羅馬斗獸場”紀念幣是這套幣中的第8枚。幣面上是杰姆的古羅馬斗獸場遺址。杰姆古城位于突尼斯的東部,是當年北非最富有的城市之一,人口達到3萬多人,并建有斗獸場、廣場、露天劇院、花園、富人住宅等建筑。
杰姆斗獸場的規模僅次于羅馬城的科洛西姆斗獸場,名列世界第二,可容納觀眾3.5萬余人。公元6世紀,阿拉伯帝國入侵突尼斯,哈里發的軍隊包圍杰姆古城,柏柏爾人以斗獸場作為防衛工事進行抵抗。當時,奧列斯王后卡赫娜就躲藏在斗獸場的圍墻后面幸免于難。1979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杰姆的斗獸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“古羅馬凱旋門”紀念幣是這套幣品中的第9枚。幣面上是斯貝特拉古城的古羅馬凱旋門遺址。斯貝特拉古城位于突尼斯中部,是羅馬人在公元2至3世紀修建的,后來曾一度成為拜占庭帝國(東羅馬)的首都。羅馬人在古城中建造了眾多瑰麗的古羅馬建筑群,現在保存比較完好的建筑是天神朱庇特神廟,天后赫拉神廟和智慧女神密涅瓦神廟。紀念幣中的凱旋門就坐落在天神朱庇特神廟前面。凱旋門、紀功柱是古羅馬建筑中的一大景觀。